首页 |
|
以基层医保枢纽为核心,织密10分钟医保便民生活圈 | |||||||||
|
|||||||||
为深入落实全省医保系统“体系建设年行动”要求,威海经开区科技创新局聚焦群众“就近办、便捷办”医保需求,以构建基层医保枢纽为关键抓手,探索“1+5+N”医保筑基工作法,将5个镇街打造成基层医保服务“核心枢纽”,联动全域服务终端,全力织密10分钟医保便民生活圈,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、暖心的医保服务。 建强“5个枢纽” 筑牢10分钟医保圈“核心支撑” 作为10分钟医保便民生活圈的“中枢神经”,威海经开区将5个镇街定位为基层医保服务核心枢纽,通过强化其承上启下功能,为便民圈搭建起高效运转的“骨架”。 在阵地建设上,该区以镇街枢纽为基础,搭建医保经办“金字塔”服务体系——上层对接区级医保部门,精准承接政策部署与业务指导;下层联动村居医保工作点、定点医药机构,将医保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,确保群众在10分钟步行范围内能找到服务阵地。同时,针对枢纽运转效能,建立紧密的业务衔接机制:组建医保经办工作群,与基层医保工作站(点)建立“1v1”专属联络、“1vN”批量指导模式,遇到参保登记、报销咨询等常见问题,枢纽工作人员可即时响应;碰到异地就医备案、特殊病种认定等复杂业务,启动“团队办”“合力办”机制,由枢纽协调区级资源快速解决,避免群众“多跑腿”。 为让枢纽服务更规范,该区还实施基层医保服务规范专项行动,组织5个镇街枢纽开展经办管理服务自评,从服务流程、政策解读、资料受理等方面统一标准,推动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,确保群众在不同镇街枢纽都能享受到一致的优质服务,为10分钟医保便民生活圈筑牢“服务底线”。 联动“1+N” 为枢纽赋能,让便民圈“活起来” 若说“5个枢纽”是10分钟医保便民生活圈的“核心”,“1个引擎”与“N个终端”则是支撑枢纽运转、延伸便民圈服务的“两翼”。 “1个引擎”即区级医保经办效能提升行动,为枢纽提供“动力支持”:通过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推进“清廉医保”建设,打造“政策熟、业务精、响应快”的枢纽经办队伍;优化服务流程、联动业务资源,及时向镇街枢纽输送“免申即享”“市域通办”等最新政策,确保枢纽能第一时间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便民服务——比如群众办理“医保关系转移接续”,无需再跑区级大厅,在镇街枢纽即可完成,真正实现“10分钟内办成事”。 “N个终端”则是枢纽服务的“延伸手臂”,让10分钟便民圈覆盖更全面:一方面,培养“N”名“医保明白人”,重点培训镇街枢纽工作人员、村居工作点联络员及定点医药机构人员,让这些“终端”能在10分钟服务半径内,为群众提供政策解读、帮办代办服务;另一方面,搭建“N”个“医共体”,由镇街枢纽牵头,组织辖区定点医药机构600多人次深入村居,开展60余场宣传服务活动,现场提供中西医问诊、针灸理疗、用药指导等服务,将“医保服务+医疗服务”打包送到群众身边;同时,激活18个医保工作站、104个医保工作点组成的“N”个服务“微网络”,这些“微网络”依托镇街枢纽,将参保缴费提醒、报销进度查询等服务送上门,让医保政策有“温度”,服务无“距离”。 |
|||||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 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