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海市医疗保障局以“三聚三化”抓严抓实干部考核 助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
发布时间:2024-02-12 11:25 信息来源:威海市医疗保障局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威海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“三聚三化”为抓手,探索建立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式的考核体系,抓严抓实干部考核工作,赋能干部队伍管理高质高效,助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先后获评全市市直机关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联系点、经验做法入选全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典型案例,承接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、全省医保支持中医特色医疗机构发展示范点、国家医保反欺诈大数据应用监管试点等10余项试点。

一、聚焦医保工作实际,精确化设置科学考核体系。一是注重顶层设计。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,印发《目标责任考核办法》,明确考核范围、考核内容和办法等,将所有科级及以下干部纳入考核范围,并延伸到下属事业单位。每年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对考核办法进行动态调整,先后将招商引资和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纳入考核办法,加大赋分权重,倒逼干部履职尽责。二是探索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联动机制。构建全面从严治党、业务工作、综合评价、专项工作等6大科室考核指标体系,梳理科室考核与个人考核的内在联系,将科室考核的45%作为个人考核的基础分数。同时,科室因“一票否决”被取消评先选优资格的,一并延伸至科室所有工作人员。三是科学设置考核内容。结合医保作为民生部门的特点,设置“基础指标+共性指标+动态指标+一票否决”指标体系,围绕省督查激励及市级绩效考核、督查工作、表彰奖励等7大项28小项考核指标强化动态考核,确保考核指标全面客观。

二、聚焦考人考事结合,精细化抓实干部管理考核。一是严格考核程序。在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,成立4个考核工作小组,牵头负责各项指标的考核工作。采取“个人申报、小组审核、征求意见、党组研究”的考核评价机制和“周记录、月小结、季评鉴、年评议”的全程纪实方法,加强干部工作实绩考察了解,严格按照工作贡献度赋分,杜绝考核形式化、平均化。二是强化信息支撑。研发考核信息化管理系统,引入大数据理念和信息化手段,将工作计划、工作总结、动态考核等多个考评环节有机结合,增加考核结果汇总、查询等便捷实用功能,有效提升了考核的智能化水平。三是健全督导机制。建立17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台账和“一台账、两清单、双责任、双问责”政治监督工作机制,对标对表抓落实。创新建立22项“重点任务清单”、13项“创新亮点清单”、10项“项目清单”、9项“问题清单”的“四张清单”工作机制,每季度评比打分,破立并举抓落实。

三、聚焦激励约束并重,精准化提升考核评价质效。一是强化正向激励。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、干部使用、教育培训等挂钩。2023年以来,26人被评为局系统先进工作者,23名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志被推荐至各级表扬奖励和先进典型。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,提拔任用的干部全部从平时考核中“好”等次较多、年度考核成绩排名靠前的干部中选出,激发干部队伍动力和活力。二是加强反向鞭策。建立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,对日常督查工作完成进度落后、平时考核成绩为“一般”、“较差”等次或年度考核成绩排名靠后的人员及时鞭策提醒,帮助改进提升。2023年以来,开展廉政谈话330余人次,谈话提醒39人次。三是强化结果运用。聚焦部门“组建时间短、干部队伍新、能力需提升”的问题,印发《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职工的实施意见》,出台25项关心关爱措施,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,开展思想政治、履职能力、廉洁勤政、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培训120余次,开展“医保大讲堂”活动13期,提升干部综合素养。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